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次上市可以帮助公司筹集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技术创新、研发新产品等,同时还能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声誉,利于拓展市场和扩大业务范围。”
国际复材主要从事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研发、生产、销售。
具体来看,玻璃纤维包括粗纱和细纱,单丝直径9微米及以下的为细纱,单丝直径9微米以上的为粗纱,玻璃纤维制品则包括细纱制品和粗纱制品。
上述产品在下游的应用广泛。不仅可用于风电叶片、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电子通信、家用电器、工业管罐、建筑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还有望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轨道交通、5G电子通信等领域进一步拓展。
对于目前的下游需求情况,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下游粗纱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细纱市场随着消费电子市场从二季度景气度回暖,新一轮产品周期开启。”
他进一步透露:“当前公司在手订单情况保持平稳,产销情况良好。”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国际复材营业收入分别为69.12亿元、83亿元、78.94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约为4.4亿元、10.97亿元、11.44亿元。此外,公司预测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4.44亿元,预测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4亿元。
伴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持续升级,国际复材还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公司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2.03亿元、2.59亿元、2.9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07%。
“未来,我们还将保持高研发态势。”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在致力于开发具有更高强度、更轻量化的高性能玻纤及复合材料,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如航空航天、汽车、风电等。此外,公司还在探索可回收、可降解的玻纤复合材料,以及在新能源、5G、电动汽车等应用领域探索玻纤及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推动国际复材不断延链强链。据了解,公司正在不断向复合材料领域延伸,以实现“玻纤-复合材料一体化”的战略发展目标。
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和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我国玻纤产量已占世界玻纤产量的65.68%。
高投入、高技术门槛的行业特点使得全球和中国的玻璃纤维生产企业均具有高集中度,呈现寡头垄断的产能分布格局。国内玻纤企业中,2022年中国巨石、泰山玻纤、国际复材合计产能约占全国产能的63%。
据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2年,国内玻纤总产量由288万吨增加至68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9.08%。玻纤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和下业的市场容量提升是玻纤行业增长的直接原因。
本次上市,国际复材试图抓住玻纤行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公司计划募集资金24.81亿元,投向年产15万吨ECT玻璃纤维智能制造生产线万吨高性能玻纤生产线冷修技改项目、高性能电子级玻璃纤维产品改造升级技术改造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国际复材相关业务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公司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成功后,不仅可以使用募集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新建产能,还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进行多种方式的融资。”
在他看来,从根本上改变融资渠道单一的情况,可有效避免因资金紧张而失去市场机会和发展契机。
而作为玻纤及复合材料的行业头部企业,pg模拟器官网在上市后国际复材未来还将持续向前奔跑。
除了研发高性能及多功能化产品、pg模拟器官网加强产业链整合及协同创新,上述业务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公司还将加大智能制造及数字化转型,此外,将继续关注新兴市场和行业发展趋势,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制造业的重要趋势。上述业务负责人指出,未来公司将加大在智能制造技术、自动化设备、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提升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